4月23日,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党支部开展“庆五一、学劳模”主题党日活动,组织观摩刚刚投运不久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亲身感受这座现代化航空枢纽的独特魅力,体验便捷高效的出行设施,领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上午11时许,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入口,西部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鸥热情迎候大家,并如数家珍般地亲自向大家介绍T5航站楼的建设历程和发展愿景。
T5航站楼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民航枢纽工程,以“长安盛殿、丝路新港”为设计理念,集绿色智能、高效集约为一体,处处彰显着现代建筑的魅力与科技创新的力量。其超大规模钢结构、复杂地基处理、停机坪跑道混凝土深度加工再利用及智慧建造技术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这里的每一处精美造型、每一项技术创新、每一缕色彩折射,都饱含着设计、施工人员不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智慧和汗水。
在出发大厅内,展示着由多位陕西知名艺术家联合创作的高4米、长106米的《终南景色秀五岳共朝晖》山水国画卷,气势恢宏,十分醒目。该画卷形象再现了我国五岳峻岭的雄伟身姿,并以秦岭终南山为中心,描绘了关中地区众多的风景名胜,如西安国家版本馆、草堂寺、荐福寺、华清池、咸阳古渡、太白积雪等景色。旅客在候机时就能感受到三秦大地的独特魅力,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大家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观看,纷纷拍照留念,对航站楼的建设特点、规划布局、功能设施以及智能化运营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T5航站楼的建设区域,位于咸阳东南部,古称“洪渎原”,曾是周、秦、汉、唐等朝代的高等级墓葬区。在施工期间考古发掘了6800余处遗迹,出土文物超22000件(组)。省老体协全体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航站楼专门设置的西部机场博物馆。这里展出的文物均来自机场建设期间的考古发掘成果,涵盖先秦至明清的121件文物,生动展现了机场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历程以及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和古代长安的历史画卷。这些文物串联起“洪渎原”地区的历史脉络,被誉为“一座洪渎原,半部中国史”。核心展区分“洪渎千载事”“丝路贯通途”“长安尽繁华”三个单元。大家漫步在展厅,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仔细欣赏着一件件文物,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展开了一场亲密对话。从精美的唐代铜鱼符,到造型独特的十六国时期彩绘陶女乐俑,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蕴含着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引人入胜,在感受现代交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领略到了陕西悠久的文化底蕴。西部机场博物馆与仿唐古建筑群共同构成了航站楼内独特的文化景观。博物馆内的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它们与现代化的T5航站楼相互映衬,交相辉映,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收获颇丰。不但看到了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且更深刻领略到令人自豪的陕西建筑制造技术,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T5航站楼宏伟建筑是无数建设者的辛勤付出和设计者的智慧结晶,也是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劳模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把在活动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细心的服务,投入到老年体育事业中,让更多的老年人在体育锻炼中收获健康、快乐与幸福。
省老体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忠社、副主席兼党支部书记郁伟、副主席王锦荣、邵向农、监事郭文、各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共21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马楠)